小花园的美妙之处就是,当你也安静下来与她同频段地相处,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里面其实热闹非凡,像踏脚迈入了一个奇幻乐园。布谷鸟、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,提醒你这小园里满是生命活力。这些声音长短各异,交错着、铺展着,如果耳朵追着七拼八凑的动静摸索进去,能清晰地分辨出小动物们自己的节奏。这些波段交织出的声音世界里闪烁着黑暗中萤火虫跳动的荧光,也会有如镜的湖面上倒影晴空、偶尔晃动的波澜。
街道宣泄,园林宁静,不管晴天雨天,日照都默默变换角度,把或明或暗的光线洒下来。三餐四季,不同时节有不同的节奏,但自然总在不经意间照过一束光来。这束光很贴心,不轻易打扰,仿佛划船一样前行,两侧的涟漪轻轻伸展着飘散开,后面的轨迹深一下就静下来;出现时也不动神色,却是掌握了分寸调整过火候,要么带着适宜的温度反射过来,要么是等候已久、找准时机、穿越时空来相见,像伸手试过的水、轻轻吹过的茶,早已准备好需要的力量。
白天坐出租车横跨钱塘江,一睹了这江水的真面容。还没跨江已经能听到浪花拍打江岸的声音。向下眺望,水面的货运船、观光船都化作一片片小树叶在江上漂浮摇曳;向远望去,宽阔的江水弯曲着延伸,渐行渐远望不到尽头;水面波光星星点点,各有各的队伍,飘散开又聚起来,左摇右晃的对着天空闪烁。江水奔流浩瀚,却又如高山宁静、矗立,白描一样默默看着周围的过往,奔向大海,描绘、传递着大海的思维、大海的内心,是大海的影子,大海的童年,她是大海的眼睛。
同样是小店,经营的像是一对母子,四五张小桌,来吃饭的、带走的,翻台率很高。如果有镜头倾下四十五度角盖住整个屋子,快进10倍的图像在画面中翻滚,依然夺不走小屋子的安逸,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就在于此。张信哲的歌唱上海用中国风,很唯美,但我眼中这个小姑娘却是善良亲昵、开朗直率的,是大调。
曾有好几位生活在粤闽地区的朋友提到说就喜欢本地美食的鲜,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。可能是北方天寒、味重,食物的本源早已被大开大合的酱料包裹得不知去向。我想象中这种鲜,大概应该是接近自然的、降了维度的成色——先把基准线降低,味蕾再去默默游走。就好比你先要安静下来,才能使用显微镜慢慢观察;细细咂摸,才能喝出茶的清香。想到广东的早茶一喝就能喝到下午,这种鲜,可能需要在恬静、慢节奏中才能感受得到。